从“315”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刚刚结束的“315”晚会曝光了诸多问题,其中老年人手机陷阱、个人简历泄露、人脸识别漏洞、搜索之“病”四个问题可能引发电信网络诈骗,这期的热点新闻将指引大家如何防范以上问题可能引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具体内容如下:
从“315”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老年人“手机内存清理”
“315”晚会曝光,某些手机应用在使用过程中会多次跳出“清理手机内存”的提示,引诱用户下载类似“手机管家”类的APP,而这类APP会大量窃取用户手机里的个人信息,这些被窃取的信息很有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
诈骗风险点
一是易遭遇木马程序诈骗。老年人通过以上途径下载的APP有可能被诈骗分子植入木马程序。通过木马程序,诈骗分子会窃取受害人的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更有甚者远程控制受害人的手机用来发送诈骗短信,诈骗更多的受害人。二是收到更多的诈骗电话。老年人通过以上途径下载APP除个人信息被窃取外,还可能被诈骗分子打上“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标签。诈骗分子有可能根据这些信息向受害人拨打诈骗电话,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温馨提示
下载手机APP要通过官方渠道,如果此前下载过上述APP一定要及时删除。同时,建议大家关闭手机APP的自动安装权限,防止一些有问题的APP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装到手机上。
■■■■
年轻人“网上求职投简历”
“315”晚会曝光,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可以在某些招聘平台上付费下载注册求职者的简历,获取求职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照片、联系方式、工作经历、教育经历等个人信息,若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流入网络黑市,极可能成为诈骗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养料”。!
诈骗风险点
一是易遭受兼职刷单诈骗。诈骗分子会根据受害人简历,冒充招聘人员向受害人推荐虚假的职位,骗取受害人的报名费、体检费、疏通费等各种费用,还可能进一步实施网络兼职、刷单赌博等诈骗。二是可能引起注销校园贷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受害人个人信息,冒充贷款公司客服,以帮助受害人注销校园贷为由,引诱受害人申请贷款,从而骗取受害者钱财。
温馨提示
在收到职位推荐的信息时要第一时间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对于网络兼职一定提高警惕,不要相信任何与刷单相关的兼职;凡是声称“用户有贷款记录,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切勿转账汇款。
■■■■
商家“人脸识别系统”
“315”晚会曝光,某些商家在门店内安装带有人脸识别系统的监控摄像头,在未征得消费者的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摄像头自动捕获消费者的人脸信息。人脸信息属于个人独有的生物识别信息,一旦被诈骗分子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诈骗风险点
一是疑造成AI换脸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好友的人脸信息以及盗取的受害人好友QQ号,通过AI换脸技术伪装成受害人好友,与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向受害人索要钱财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二是疑造成刷脸类诈骗。当前一些平台支持刷脸支付,诈骗分子通过特殊技术得到动态的人脸信息,利用刷脸支付功能,盗刷受害人银行卡或实施网络贷款等诈骗行为。
温馨提示
为防止自己的人脸信息盗用,建议大家减少在公共场合使用人脸支付功能。此外,如果您去过“315”晚会曝光的这些商家,那么建议您暂时关闭所有支付帐户的人脸识别功能。
■■■■
搜索引擎“虚假广告”
“315”晚会曝光,在某些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经常会出现虚假广告,据了解,这种广告的发布一般不需要经过资质验证。!
诈骗风险点
一是疑引发钓鱼网站诈骗。有些搜索引擎搜索结果下方会带有广告字样,这些网站有可能是诈骗分子模仿正规网站制作的钓鱼网站,通过引诱受害人在网站内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实施诈骗。二是疑造成医疗相关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医疗机构诱骗受害人购买医疗产品来实施诈骗,或通过冒充在线医生,以帮受害人检查为由要求受害人拍摄隐私部位,开展敲诈类诈骗。
温馨提示
在点击进入带有广告字样的网站时,要及时验证其真实性,购买医疗产品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对身份不明的人裸露身体。
官方动态
甘肃省通信管理局参加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暨“断卡”行动推进会
3月9日上午,甘肃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暨“断卡”行动推进会在兰州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通信行业在“断卡”行动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对2020年度甘肃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中成绩突出的50个先进集体和50名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通信行业中,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甘肃电信、甘肃移动、甘肃联通省级公司及分公司相关部门共6个集体和7名个人获得表彰。并对通信行业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一是继续加强技防体系建设。通过资源整合,加强技术手段建设,构建多方联动的反诈情报共享体系。二是持续强化协同共享机制。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实现涉案号码线索、大数据分析建模、拦截策略升级、字库更新等信息共享。三是协同做好用户投诉解释。协同省反诈中心统一口径,做好“断卡”行动关停服务等的解释工作,缓解基础电信企业投诉压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甘肃管局供稿)
■■■■
郑州联通“智慧助老沃相伴”手机公益课堂为老人开启防诈常识第一课
3月15日,郑州联通在郑州市郑花路营业厅举办了郑州首场“智慧助老沃相伴 手机公益大讲堂”活动。活动现场,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郑州分中心的相冰警官介绍了电信诈骗的背景和面临的形势,通过一个个典型生动的案例为台下老人进行讲解,提升防诈骗意识,引起了现场观众热烈共鸣。2021年郑州联通将积极落实防欺诈公益宣传工作,持续开展如防诈公益讲堂、防诈宣传进社区、进学校等等现场宣传活动,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及公益短信,重点对老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进行常态化的防欺诈宣传,进一步把防欺诈宣传工作做细做实。
(河南联通供稿)
转自: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支撑与服务中心
原标题:《从“315”看电信网络诈骗风险》